出爐,而在國外取得學位的人,也該有近萬人之譜,這還不包括在職進修學位
在內。也就是說,一個年輕人若不念研究所,以人生奮鬥20年計算,他一生
之中很可能會遇見超過80萬人學歷比他高。
台灣和韓國也許追隨美式教育的模式,念研究所的比例較歐日國家為高。日本
科技發達,人才輩出,但職場上卻不像台灣那樣過度強調學位。日本前年諾貝
爾化學獎得主就是大學畢業生,未曾念過高等學位。而德國某大化工巨擘當初
前來台灣評估投資可行性,其成員只有不到半數是大學生,沒有一位是博碩士
。但是他們各個學有專精,擁有專業認定執照,而且都表現得氣宇軒昂充滿自
信。念研究所如果是為了求知,那是值得鼓勵的;但如果只是視為晉身階級、
甚至追求時髦,多花上這兩、三年時間是否合宜,就值得斟酌了。
歐美著名的企管學府,莫不希望研究生申請入學者,必須要有實際經驗。他們
對於有實務經驗的工程師在申請學位進修時,也會優先考量,尤其是念工程博
士(Doctor of Engineering)者更是如此。因此,年輕人是否要急於一時,畢
業後立即就念研究所,在研究所不再是精英分子的專利後,的確值得深思。更
何況,如今在職進修的碩士班,已經是愈來愈普遍了,從終身學習的角度來看
,只要有心,在職場奮鬥幾年後,依然可報考在職進修碩士班或赴國外進修。
事實上,目前赴國外留學者,就有相當比率是已有經驗後,才發願出國深造的
。
追逐熱門趕時髦要不得
即使決定要念研究所,也應該重新評估自己的志趣與專長所在,然後謀定而後
動,選擇自己應該念的研究所。不一定要與大學所學完全相同或銜接,更不必
盲目趕時髦,去追逐所謂熱門研究所。以企管所來說,現在EMBA已到處充斥
,嚴重衝擊一般企管研究所畢業生的出路;今天時興的科系,並不見得明天還
是璀璨。總之,即使今天沒有立即進修,日後要念研究所時,反而可用較務實
的態度,在更瞭解自己的情況下,做出最好的選擇。念研究所可以有各種不同
的動機,唯一不可取的,是抱著趕時髦
留言列表